您的位置:主页 > 观察 >

观察类真人秀:社会价值的情感表达

    

    近年来,观察类的节目形式,成为综艺创作的一种趋势,受到越来越多创作者的追捧和观众的喜爱。《心动的信号》《我家那小子》《妻子的浪漫旅行》等,或探讨恋爱之道,或聚焦单身青年,或观察婚姻样本,通过设置各种热点话题,引发社会舆论热议,市场表现甚至和音乐选秀类、户外竞技类综艺节目不相上下。为何观察类真人秀能在竞争激烈的综艺市场脱颖而出,迎来爆发式增长?观众在看这类节目时,到底“观察”的是什么?当题材扎堆、类型跟风的苗头出现,这个年轻的节目类型应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值得业界思考。

    代入式观察——

    重新审视熟悉生活

    观察类真人秀的出现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2014年前后,真人秀以游戏类和挑战类为主。观众以旁观者的视角,观察嘉宾在特定情境下的类真实状态。这一阶段节目的特征包括情境上是节目组指定背景环境、关系上以陌生人视角为主、技术上采取摄影师跟拍取景,即所谓一元线性的“旁观式观察”。直到2017年,《中餐厅》《亲爱的客栈》等慢综艺出现,在关系和技术层面将观察类真人秀推进到新的阶段——人物关系由陌生人变成同学、情侣之类的熟人,技术上以装置摄像头为主,摄影师的角色退居到媒介技术之后。

    近两年涌现的《我家那小子》《我家那闺女》《妻子的浪漫旅行》等,则引入亲属“观察员”的视角,形成“代入式观察”的新模式。在技术上,演播室与日常生活情境空间并行,演播室中的亲属观察员观察嘉宾,观众同时观看亲属观察员和嘉宾的表现,还可以获得亲属观察嘉宾的“第三种视角”。比如,《我家那小子》的嘉宾和他们的亲属被安置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节目情境中出场。“儿子”的角色在日常生活情境中展现自身的想法、思考、行为;“母亲”角色作为观察员,在演播室的情境中观看“儿子”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行为,并在适当的切入点打断视频播放,嵌入点评或讨论;有时屏幕上还会出现“儿子”的生活视频与“母亲”的观看点评在同一画面中的情况,这意味着节目在保持传统家庭层级和关系网络的对话模式之外,正在促成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这种设置让观众从关系中抽身出来,对他人在公共场合与私人场域行为细致观察,反思既有的关系模式,从而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在曾经有异议的问题上达成和解。

    点燃情感共鸣——

    从角色认知到价值认同

    近期涌现的观察类真人秀往往采取情节叙事的方式,带人们进入媒介叙事的世界中。这种体验整合了注意、情感和意象的独特心理过程,将叙事世界的态度和情感带回现实世界,进而对人们的现实态度产生影响。观众在观看真人秀叙事的过程中,第一人称的故事情节所构建的虚拟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体验相融合,形成了虚拟的记忆,又获得了真实的体验。具体的个人体验与数字世界的符码相互交织,生成了具有沉浸感和在场感的新的情感世界。

    如果观众与真人秀嘉宾拥有相似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更容易引发共情。比如《我家那小子》对陈学冬的单亲家庭、武大靖的运动员训练经历进行背景铺垫,使之后节目对他们行事态度、人生抉择、代际沟通模式的呈现,变得更有意义。陈学冬勇于追求挑战、武大靖为母亲过生日等情节,就更易打动观众。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如果观众对真人秀嘉宾的喜爱程度越高,就越倾向于认同他的态度,甚至接受和模仿他的行为,将视觉表象转化为心理意向。互联网的无限连接和网络工具的赋能赋权,使单一的个体聚集起相当大的社会力量。如果能将这些力量用于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构建,就容易形成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应。在《我家那闺女》中,嘉宾焦俊艳和Papi酱都因作品、角色受到观众喜爱。二人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敢于拥有“非标准幸福”的姿态,对当代青年人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婚恋观具有借鉴意义。

    沉浸式记录——

    呈现生活自然状态

    观察类真人秀大多用观察摄像机记录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真实故事和事件。这种流行文化的日常生活化,使节目不仅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中介,同时成为大众实现个人社会化和社会整合的重要环节。

来源:中国食品质量网
推荐图文